前不久印发的《关于健全创业支持体系提升创业质量的意见》,为优化创业政策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支持。近年来,我国创业生态不断向好,经营主体活力竞相迸发,创业质量也稳步提升,新动能加速集聚,正是创业支持体系发挥作用的体现。
我国创业政策框架日臻完善。2024年出台的《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聚焦“募投管退”各环节,引导保险资金、银行资本等长期资本进入创投领域,建立创业项目与投资对接机制,为硬科技企业成长注入动能。此次发布的《意见》进一步提出构建“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孵化、创业活动”四创联动的支持体系,助力政策从碎片化向系统化升级。
各地相关支持政策也纷纷出台。例如,多地允许高校毕业生“零首付”注册公司,简化经营场所登记手续;北京加强大学生创业园孵化体系建设,为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不超过3年的场地支持;深圳提供“一张办公桌、一间办公室、一层办公楼”的乐业办公体系,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重大帮助。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协同发力,使我国创业培训特色鲜明,创业服务覆盖广泛,创业孵化能力增强,创业活动丰富多彩,全链条创业支持体系已经建立。
也要注意到,创业者仍然面临多重障碍和挑战。政府过度干预与监管缺位并存,市场机制作用受限情况时有发生。政策执行上,“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现象依旧存在,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还存在被隐性歧视和差别化对待的情况。创业培训和创业活动数量虽多,但普遍缺乏效果评估和长效机制。区域发展上,中西部创投资金长期规模偏小,国内各城市揽才竞争激烈,加重了欠发达地区创业企业人才流失问题。资金上,创业企业融资难问题仍然存在,民间投资有待提振。观念上,社会价值导向偏差凸显,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较低。
继续推进全链条创业支持体系建设,一方面,要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尊重市场的力量,尊重创业企业演进的规律,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推动执法行为常态化和规范化,健全民营企业投诉维权机制,建立健全政策执行监督机制,使各项创业支持政策真正落地生根。建立创业培训和活动效果动态评价机制,以及后续的长效追踪机制,确保创业培训活动的持续开展和质量提升。加强区域间协作与帮扶,促进优质创业资源、产业项目双向交流,支持不同地区开展共建共享,推广“飞地孵化”、设立分园等模式,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和合作机制。建立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联盟,扩大中西部创投资金规模,提升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进一步降低创业担保贷款门槛,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创业主体金融支持力度,也要加强对民间投资的政策支持,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另一方面,确保创业支持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提升社会对创业的认可度。广泛开展创业宣传和教育活动,加强对优秀创业者的宣传,培养公众的创新思维,营造鼓励创业的社会环境,激发全社会创业热情。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松博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民网厦门4月18日电 (余乃鎏)17日,由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主办的离岸贸易支持政策发布暨环球供应链与离岸贸易金融服务平台(二期)使用培训会在厦门国际航运中心举行。活动旨在深入解读最新离岸贸易支持政策,指导企业高效运用金融服务平台,助力企业拓展全球业务,进而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活动现场。人民网 余乃
长宁区丹尼斯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这一天,全球副总裁、亚太区财务总监等高管都到了。因为关税政策,企业各方面受到的影响被充分地倾听。一个半小时的详谈,让这家全球食品配料巨头企业的高管们心态稳了:“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感受到长宁区正竭尽所能地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这一天”的情景,正在上海各区发生。在世
华泰证券认为,近期美国推迟多数国家“对等关税”90天并暂时豁免了部分产品,表明特朗普前期强硬的关税态度出现了部分转向。随着关税政策对经济与市场的负面冲击逐步显现,特朗普或将受到多重因素的约束,包括执政团队内部的自我调整,关税等政策或变得更温和;来自立法和司法权的制衡;金融市场倒逼以及民调的约束。在华
新华社合肥4月17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4月14日至17日在江苏、安徽调研。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扎实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赵乐际先后来到扬州、南京、安庆、合肥
4月17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广州法院司法公开标准体系制定阶段性成果”新闻发布会。市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司法公开办主任吴翔参会并介绍广州法院司法公开工作开展情况时表示,广州法院率先启动司法公开标准体系制定工作,目前已完成标准体系框架构建及首批23项标准初稿的制定,司法公开标准化建设取得阶段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切实减轻脱贫户、监测户家庭子女就学经济压力,让更多的家庭困难学子能够顺利求学。丰乐镇按照“应补尽补、不漏一人”工作原则,扎实开展2025年春季“雨露计划”摸排申报工作,积极稳步推进“雨露计划”政策落到实处,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强化组织,压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