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邬晓芳
通讯员 李佳霖 徐依婷
清明时节,被誉为“江南牡丹第一园”的东湖牡丹园也迎来盛花期,3万余株牡丹如约绽放,将江南园林染成一幅流动的锦绣画卷。清明小长假首日,园内游人如织,百余品种、12大色系的牡丹竞相争艳,为市民游客献上一场春日视觉盛宴。
早上8点半,极目新闻记者步入园中,仿佛踏入“牡丹博物馆”。今年园区在品种、数量和种植面积上全面升级,百余种牡丹按色系分区陈列,宛如打翻的调色盘。被誉为“世界上最绿的牡丹”的“春柳”绿牡丹,叶片如翡翠雕琢,花瓣透着莹润的翠色,在阳光下泛着珍珠光泽;双色品种“岛锦”则如红霞织锦,花瓣边缘晕染着渐变的粉白,微风拂过时摇曳生姿;深邃的“初乌”黑牡丹更是引得游客驻足——花朵呈墨紫色绸缎质感,光泽如丝绸般光滑,尽显雍容华贵。
“快看!这朵花像不像绿宝石?”游客李女士指着“春柳”兴奋地对同伴说。来自上海的摄影爱好者王先生则端着相机,连拍数十张“岛锦”特写:“双色牡丹太难得了,今天拍到了‘红霞映雪’的绝美画面!”
本届牡丹节以“国风与养生”为主题,打造了一场跨界艺术盛宴。园内汉服妆造体验区排起长队,游客们身着唐制汉服,头戴牡丹花钿,化身“唐朝贵妃”漫步花间。来自武汉大学的张同学笑着说:“前段时间刚看了电视剧《国色芳华》,对盛唐很是向往。这次特地来牡丹园打卡,穿上汉服后,感觉自己真的穿越到了盛唐牡丹宴,连拍照都更自信了!”
首次亮相的“脆皮年轻人养生市集”成为“新晋网红”。免费中医问诊台前,老中医把脉问诊,为年轻人提供春季养生建议;八段锦教学区,教练带领游客在花树下舒展筋骨;非遗扎染摊位前,亲子家庭用靛蓝染就牡丹纹样,小朋友举着亲手制作的团扇直呼“太有成就感”。
“平时久坐办公室,今天体验了中医按摩,感觉浑身轻松!”市民陈先生在按摩区竖起大拇指。而带着孩子来体验扎染的刘女士则表示:“既能赏花又能感受传统文化,这样的清明假期太有意义了!”
据园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牡丹已进入最佳观赏期,盛花期将持续至4月10日左右。牡丹园每日开园时间为7:30至18:30,让游客既能晨起观花露,亦可傍晚赏霞光。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今天,是清明假期第2天,这个假期你怎么过?缅怀英烈,扫墓祭祖,让清风捎去思念;春游踏青,亲近自然,感受蓬勃的生命力;陪伴家人,珍惜当下,不负大好时光……清明,思过往,念未来。从过往中汲取力量,好好把握现在,一起走向更远的未来。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也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正处于仲春与暮春之交。从气候上论,清明气温继续转暖,草木萌动。“清明”二字有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之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引《国语》载述:“时有八风,历独指清明风,为三月节。此风属巽故也。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从物候上论,
近日,记者从金昌市国有公交公司获悉,3月29日至4月4日,该公司增开4条“文明祭祀 绿色出行”公交专线,切实做好清明期间公交运输保障工作,进一步满足市民乘客清明祭扫的出行需求。4月1日上午8点,记者在紫金广场公交车站看到,统一悬挂“文明祭祀 绿色出行”标志的公交车辆,乘客人数达到小高峰,其中以老年乘
大众日报·枣庄新闻版启动“共建计划”,目的是打造一批能写稿、写得好、敢于写的通讯员,年末将评出优秀通讯员予以表彰。第①周话题:共赴春日之约,重点围绕赏花经济(节会)、春日近郊游两个方面。春日正好,枣庄市台儿庄区黄丘山套万亩桃林如霞似锦,粉白的花海随风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芬芳。3月30日,以“花漾
【来源:三亚市人民政府_政务动态】4月3日,三亚市消防救援支队在全市公墓、林区、景区等重点区域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巡逻防控及隐患排查工作。在吉阳区亚龙湾森林公园,消防员穿梭于游客集中区域与山林茂密地段,展开动态巡逻。同时,对景区内的消火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排查。消防员还向景区工作人员与
来源 | 央视新闻、公开资料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4月4日12时26分,2025年清明档新片(含重映)票房(含点映及预售)突破1亿,影片《不说话的爱》《我的世界大电影》《向阳·花》位列前三。其中《不说话的爱》票房暂列第一。该片是由沙漠执导,付丹迪编剧,陈国富监制,张艺兴领衔主演,李珞桉、黄尧、安沺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