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一家公司上线销售的外骨骼机器人,仅15秒就售罄。上海一家企业的外骨骼机器人已实现规模化量产,还成立了助老服务志愿分队,为使用者提供个性化的使用指导和服务支持。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机器人养老”话题热度急剧上升,养老机器人产业顺势崛起,为解决养老难题开辟了全新的智能化路径。“机器人养老”并非简单的“机器人+养老”模式叠加,而是需要达成“人机合一”的理想状态。在中国电科21所“上海市特种机器人创新中心”开展的外骨骼机器人助老服务活动中,老年人对整机重量、电池续航等问题极为关注,不少老人希望进一步减小机器人体积,比如可以整体叠放装入收纳包,以便在不使用时方便手提。这充分表明,在养老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中,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至关重要。
技术革新无疑是机器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养老机器人的发展进程中,先进的技术固然重要,但深入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力求实现“人机合一”更为关键。以外骨骼机器人为例,过去主要应用于应急领域,主要考量“力气”要足够大;而应用于养老领域时,关注点则转向续航能力等方面。对于功能更为复杂的机器人,在健康监测、通信支持、活动辅助等方面要求严格,也促使企业不断创新升级。这些进步都离不开与老年人开展更加紧密的沟通,只有充分了解老年人的使用习惯和需求,才能让技术真正服务于养老事业。
目前,机器人在养老领域的应用已呈现出多元化的繁荣景象:在一些养老院,智能机器人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起居条件;一些地区的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助力肢体功能障碍老人康复训练;部分长者陪伴机器人集日程提醒、陪聊解闷、查菜谱、紧急呼叫等功能于一身,成为老年人的贴心伙伴;还有机器狗“小西”不仅能承担送药任务,还能陪老人散步,为老年人的生活增添乐趣。这些实际应用案例充分展示了养老机器人在不同场景下的功能和价值。此次外骨骼机器人助老服务活动,还为社区工作者提供专业操作和维护培训,确保外骨骼机器人在社区能够安全高效运行,为老年人提供长期稳定的科技助老服务。
结合社区开展适老化改造,是推动养老机器人广泛应用的关键所在。社区作为老年人生活的重要场所,将养老机器人融入社区服务体系,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养老服务。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对社区适老化改造的投入,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养老机器人在社区的应用,鼓励企业研发更多适合社区养老场景的机器人产品。例如,可以借鉴“上海市特种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外骨骼机器人的助老服务模式,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使用指导和服务支持,建立“一对一”科技助老档案,让养老机器人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
“机器人养老”结合社区适老化改造,为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技术革新、多元应用和产业拓展的推动下,养老机器人有望成为老年人生活的好帮手,让老年人在社区中享受更加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对于上海而言,更应抓住这一机遇,加大研发和应用力度,推动更多养老机器人进入社区,在15分钟生活圈中实现“人机合一”。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能为养老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养老事业迈向新的台阶。
“机器人养老”是一项充满前景的事业,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以技术为支撑,以需求为导向,在15分钟生活圈中真正实现“人机合一”,让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的成果。
原标题:《新民述评丨在15分钟养老生活圈中实现“人机合一”》
栏目编辑:郁晶陶 题图来源: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方翔
治百病的“特效保健酒”您听过吗?推销者称喝了这种酒,可以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推销现场,就有不少老人掏钱购买。这种所谓的“特效保健酒”真的能治百病吗?购买者又为何对这种宣传深信不疑呢?该犯罪团伙成员通常采取实地会销的方式,吸引老年人加入。所谓“会销”,就是以送鸡蛋、米面等福利、礼品为名,诱惑
2023年10月13日,在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来临之际,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段宇(左三)和同事为患者开展服务。新华社发新华社南京4月3日电 题:跨学科诊疗与下沉社区:中国投入更多力量加入安宁疗护新华社记者蒋文茜、何磊静每当陈昀思念父亲时,就会看看父亲过94岁生日的照片。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安宁疗
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这里有一场“硬核”展会,勾勒出未来工厂智能化发展蓝图。在展会现场,记者看到不少“新玩意”,其中就有一款产品格外“吸睛”。“小睿小睿,请给我送一瓶水”,普睿机器人(河北)公司董事长梁博强向记者展示着这款产品。“原来我们需要自己去拿水,现在有了这款机器人,他就给你送过来了。”梁博强
中新网辽宁新闻4月3日电 “小元,你办事儿太有效率啦!上午刚跟你反映楼道灯坏了,这会儿就修好了!”这样温馨的对话,每天都在沈阳市铁西区重工街道上演,是街道“暖心服务队”网格员们日常工作的写照。重工街道下辖21个社区,根据辖区特点、人员构成和群众诉求,分别打造了智慧型、应急型、暖心型等各具特色的“网格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文明新风尚,在清明节来临之际,阳泉市城区北大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及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精心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文明寄哀思”清明节主题系列活动。活动内容包含文明祭祀宣讲、政策解读、手工纸鸢风铃制作、植花栽树寄哀思等,引导辖区群众以绿色、安全、和谐的方式缅怀先
新华社石家庄4月2日电(记者刘桃熊、岳文婷、杨帆)位于雄安国创中心的卫星导航系统与装备技术公共实验平台实验室内,通号低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王家硕正在和同事利用一个银白色金属导体球进行静电感应电流采集实验。“该实验模拟无人机螺旋桨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帮助我们做静电探测技术研究。”王家硕介绍,随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