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失信名单人数10年来首次下降——信用修复护航经营主体发展

日期:2025-04-27 06:19:00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失信名单人数实现10年来首次下降。今年一季度,全国法院新纳入失信名单39.42万人次,同比继续下降9个百分点,同时人民法院完成信用修复超40万人次,失信名单人数延续2024年的负增长趋势。通过惩治失信和规范执行齐头并进,人民法院助力经营主体乘“信”再出发,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摆脱失信行为“阴影”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在提升执行质效、倒逼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据了解,人民法院运用信用修复证明机制,为纠正失信行为的被执行人第一时间修复信用,为其在融资信贷、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市场准入、资质认定方面提供支持,帮助企业摆脱失信行为的“阴影”。

据统计,2024年,当事人对民事裁判自动履行率同比增长6.2个百分点,申请执行案件同比下降6.3%;执行到位金额2.3万亿元,同比增长3.5%。通过完善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机制,纳入失信名单245.7万人次,同比下降23.4%;282.1万人次通过信用修复回归市场,同比增长35.4%。

数据“拐点”的背后,是最高法持续推进执行改革,出台一系列破解执行难题的实招硬招。

“在以交叉执行为代表的各项执行重点工作的推进下,2024年执行整体工作实现了‘三升三降’。”最高法执行局局长黄文俊说,“三升三降”即执行到位率、执行到位金额及信用修复人次上升,首次执行案件数、民事裁判申请执行率及新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人次下降。

什么是交叉执行?当发现因不当干预、消极执行、执行法院力量不足等因素导致执行工作长期未有效推进,或因多案存在关联,案件疑难复杂需要上级法院协调、其他法院配合的,可依法开展交叉执行。交叉执行的具体方式包括督促执行、指令执行、提级执行、集中执行、协同执行等。

黄文俊介绍,交叉执行推行一年半以来,人民法院通过交叉执行化解了许多重案、难案、骨头案,逐步成为执行条线常态化、长效化的日常工作。截至今年3月31日,全国法院交叉执行案件近30万件,取得实质进展或化解近15万件,执行到位金额将近1600亿元。

兼顾“力度”与“温度”

执行工作是依靠国家强制力实现胜诉当事人权益的手段。最高法研究室主任周加海表示,执行不意味着只突出强制性,而是应当在依法推进执行工作的同时,贯彻规范文明执行的工作理念,兼顾执行的“力度”与“温度”。

近年来,人民法院通过推行惩戒分级分类、宽限期及单次解禁机制,帮助有失信行为但发展前景良好的被执行人“造血再生”,实现债权兑现和企业保护双赢。

人民法院根据被执行人不同严重程度的失信行为,给予其不同的惩戒期限,如失信被执行人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或主动纠正失信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提前删除失信信息,及时帮助失信被执行人修复信用。对于拟纳入失信名单的被执行人,人民法院向其充分释明纳入失信名单的后果,并因案施策,给予其一个月至三个月的宽限期,推动其由拒不履行转变为积极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在实践中,人民法院也会考虑到失信被执行人的特殊情况。

4月7日,最高法公开发布第45批共6件执行实施专题指导性案例。其中,指导性案例254号“厦门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与福建某体育产业有限公司财产保全扣划实施案”,即是一起法院采取执行立案前保全扣划措施顺利执结的案例。

“本案例对执行立案前保全扣划措施予以确认,并明确了具体适用条件。”周加海分析,案例同时明确,被保全人向法院申请采取该措施全额清偿债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向被保全人出具自动履行证明。这样既能让债权人快速兑现胜诉权益,又能避免给自动履行的债务人的征信带来不利影响。

凝聚合力解决“执行难”

畅通完善法院内部治理机制,建立“立审执一体化”,是最高法持续推进执行改革的举措之一。通过加强立案、审判、执行等不同部门的协调配合,推动矛盾纠纷在执行前化解,凝聚法院内部解决“执行难”的整体合力,也起到了遏制执行案件快速增长势头的作用。

什么是“立审执一体化”?最高法发布的另一起指导性案例明确,对于被保全的款项,人民法院在作出生效裁判后、立案执行前,可以根据申请依法对该款项作出扣划裁定。周加海介绍,在具体操作上,根据被保全人的申请,人民法院审判部门经审查不存在可能损害其他债权人合法权益情形的,可以使用原案号作出扣划裁定被保全的款项,移送执行部门实施。

社会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基础制度。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提出“严格失信被执行人认定程序,优化相关失信惩戒措施”“建立健全统一规范、协同共享、科学高效的信用修复制度,鼓励失信主体主动纠正失信行为”。

下一步,人民法院将坚持打击严重失信与善意文明执行“两手抓、两手硬”,持续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经济日报记者 李万祥)

你感兴趣的

强化府院联动 | 以“共享共学”促“共识共进”

近日,四平市铁东区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依托“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讲堂”,邀请区人民检察院、区司法局、区人社局业务骨干共同参加学习,共商争议化解新路径,共建法治协作新格局。授课过程中,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授课法官围绕“3+N”会议纪要,从制定背景、指导思想到主要内容进行了全面讲解。参会人员认真聆听,同堂培

失信名单人数10年来首次下降——信用修复护航经营主体发展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失信名单人数实现10年来首次下降。今年一季度,全国法院新纳入失信名单39.42万人次,同比继续下降9个百分点,同时人民法院完成信用修复超40万人次,失信名单人数延续2024年的负增长趋势。通过惩治失信和规范执行齐头并进,人民法院助力经营主体乘“信”再出发,进

14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曝光→

江西省南城县人民法院失信曝光台2025年第3期(浔溪乡篇)为进一步持续保持打击失信被执行人的高压态势,促使被执行人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若干规定》等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本院将分批次曝光失

西安雁塔法院通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并发布典型案例

阳光讯(记者 熊玺 文/图)4月25日,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召开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十年纪暨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通报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发布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并回答记者提问。雁塔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尤骥,党组成员、副院长陈为,速裁审判庭(知识产权审判中心)庭长

章丘法院发布2024年知识产权审判数据:技术合同案件增长 25.86%

大众网记者 聂冬梅 济南报道4月21日,章丘法院召开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闻通报会。会上发布了2024年章丘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通报了章丘法院知识产权典型案例。据悉,2024年,章丘法院共受理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1081件,审结知识产权民事案件1168件。其中技术合同案件收案较2023年增

“AI换脸”、游戏“换皮”……8件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发布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21日)发布8件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典型案例。该批案例覆盖了专利、商标、著作权、反不正当竞争、商业秘密等案件类型,涉及生物医药、AI技术、网络游戏等行业领域,进一步明确了相关裁判规则,彰显了司法裁判对行业发展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案例如下: 案例1:“mRNA骨关节炎药物”发明专利权

图文推荐

  • 好太太指纹锁售后服务号码24小时实时反馈-今-日-资-讯

  •  ICCSSI智能锁全国各市24小时售后服务点热线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 力宝指纹锁服务热线号码各区24小时维修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 A牌壁挂炉各24小时售后全国客服受理中心实时反馈-今-日-更-新

  • 朗利卡壁挂炉24小时全国售后热线实时反馈-今-日-更-新

  • 贝尔壁挂炉号码-全国统一400客服24小时服务热线实时反馈-今-日-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