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朝香 刘千 通讯员 李文芳
“医生,我不想切掉胆囊,能不能保胆治疗?”临床上,很多胆囊结石患者都会向医生发出这样的请求。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以下简称:浙大邵逸夫医院)引进新型内镜武器──胆道子镜系统,大大提高胆囊结石的保胆机会。
35岁的李女士因剧烈的右上腹痛、脸色及尿液发黄来到浙大邵逸夫医院急诊就诊,急诊完善的肝功能检查结果触目惊心:转氨酶飙升至正常值的数十倍(谷丙转氨酶 957 U/L,谷草转氨酶 840 U/L),胆红素也远超正常范围(总胆红素109.6umol/L,直接胆红素 68.6umol/L)。
来源:视觉中国
快速安排的全腹部CT增强揪出腹痛背后的真凶——胆囊结石伴胆囊炎、胆总管下端结石。李女士存在胆道梗阻,需住院进一步处理,否则可能出现肝功能进一步恶化、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的风险。
入住病房后,浙大邵逸夫医院消化内科肝胆胰亚专科团队一方面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另一方面给患者安排后续的手术。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目前主流治疗方案是先通过胰胆镜取出胆总管结石,剩余的胆囊结石则交给普外科处理。
李女士听到要行胆囊切除时面露惧色:“医生,我还这么年轻,不想失去自己的胆囊。这胆囊一定要切除掉吗?有没有其他处理胆囊结石的方法?”
“胆囊结石肯定是需要进行处理,否则后续可能产生胆总管结石再发等风险。”由于李女士及家属保胆取石的意愿非常强烈,主任医师吴加国团队在认真分析了腹部影像,评估胆囊管走形、胆囊结石数量及大小后,认为运用近期的新型内镜武器“胆道子镜系统”去协助处理胆囊结石存在一定机会。
3月12日,吴加国为李女士进行了第一次内镜下治疗,目的是胆总管结石取出、胆囊金属支架的置入为后续胆囊结石的取出做准备。3月14日,在第一次手术的铺垫下,吴加国乘胜追击,在胆囊金属支架扩张良好情况及X线监视下粉碎胆囊大结石,并在eyeMax胆道子镜系统直视下,反复冲洗胆囊腔去除絮状胆泥,同时留置鼻胆囊管进一步引流。
术后,团队定时为患者冲洗鼻胆囊管,见无明显絮状物引流后拔除鼻胆囊管。3天后复查上腹部CT与腹部B超双双确认:胆囊和胆总管无残留结石!
在医护团队的护航下,李女士不仅免去胆囊切除之苦,更一次性告别两大“定时炸弹”。
吴加国介绍,传统ERCP诊疗就像在迷雾中探路,eyeMax胆道子镜系统,相当于为医生装上了“显微透视眼”,哪怕是毫米级的结石都无处遁形,而通过自然通道进行胆囊取石,且能直视胆囊腔,避免漏诊其他胆囊疾病,为保全胆囊提供安全保障。
谈及胆石症危害,吴加国强调:“胆总管结石会引发梗阻性黄疸、急性胆管炎乃至胰腺炎等危急重症。更需警惕的是,长期结石刺激可能诱发胆囊癌变,临床统计有0.3%-3%的癌变几率。俗话说肝胆相依,若放任不管,肝功能也会持续受损,最终可能发展为凝血功能障碍、肝衰竭等致命并发症。因此,早期规范诊疗至关重要。”
“转载请注明出处”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朝香 刘千 通讯员 李文芳“医生,我不想切掉胆囊,能不能保胆治疗?”临床上,很多胆囊结石患者都会向医生发出这样的请求。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以下简称:浙大邵逸夫医院)引进新型内镜武器──胆道子镜系统,大大提高胆囊结石的保胆机会。35岁的李女士因剧烈的右上腹痛、脸色
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实习生 姚媛媛近日,一只家住四川广安的英短猫“墩墩”意外走丢,却在100公里外的重庆被热心市民邓女士捡到。经过一番波折,猫主人驱车前往重庆,将这只小猫平安带回了家。这段视频在网络引发热议的同时,许多网友也对这位热心路人的举动大加赞赏。4月2日,邓女士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并还原了这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