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政策力推电动车电网互动,但车主需要更好收益

日期:2025-04-03 19:51:00

图片

图片


图片


目前每度电的峰谷电价差不超过1元,业内人士测算,峰谷电价差超过1.5元,车主才有积极性参与车网互动

文 |《财经》记者 徐沛宇

编辑 | 马克

4月2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下称“首批试点通知”),将9座城市和30个项目列入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范围。
这9座城市是:上海、常州、合肥、淮北、广州、深圳、海口、重庆、昆明;30个项目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江苏、山东、广东等16个省市。
首批试点通知发布后,各地将陆续出台相应的配套和激励措施。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全国应该还会设立第二、第三批试点,车网互动即将从技术实验阶段进入商业化探索阶段。
车网互动(Vehicle to Grid,简称V2G),是指电动汽车通过充电桩与电网进行能量互动,主要包括有序充电(充电功率、时间受控的有序充电)和双向充放电(车对充电桩既可充电也可放电)两类模式。
车网互动的技术逻辑是为了减轻电动汽车对电网稳定性的冲击。首批试点通知指出,推动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是为了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南方电网和国家电网这两大电网公司都在积极推动车网互动。
在技术可行的基础上,车网互动可降低电网调峰、安全运营的成本,这也是车网互动商业价值的来源。充电桩运营商、电动车企业以及电力系统的相关企业亦乐于尝试车网互动,并探索商业模式。
但政府和企业积极,不代表电动车车主也积极,对他们来说,如果仅有较小的经济收益,吸引力就不大。比如耗时几个小时放电却仅有十几二十块钱的收益,同时还有电池的折旧损失,这笔交易对车主就比较鸡肋。目前的电池寿命,即充放电次数,三元锂电池是1000次-2000次,磷酸铁锂电池是3000次-5000次。
因此,如何建立有吸引力的商业模式,是车网互动顺利与否的关键。
图片大规模车网互动将到来
对于纳入试点的城市和项目,首次试点通知指出了三个推进方向。第一,督促各地负责充电设施发展的部门积极推进试点建设,力求取得实效。第二,要求电网企业做好电网接入、电费计量等支撑保障服务,优化电网调度运行方式。第三,要求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推动完善辖区内电力市场交易规则,支持车网互动大规模化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具体的配套和激励措施还需各地陆续出台。电网、车企、充电桩运营商等对此态度积极。
一位电网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对《财经》表示,首次试点通知意味着中央政策制定层面对车网互动的认可,通知将推动相关政策、技术以及商业模式的成熟。
新能源商用车能源服务商启源芯动力公司有两个项目纳入首批试点。其中,上海市重卡充换电站V2G城市组网试点项目可接入500台新能源重卡,累计电池电量规模为20万千瓦时,年度放电量可达26万千瓦时,相当于500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启源芯动力相关负责人吴桢林告诉《财经》,此前的车网互动多为有序充电,首批试点通知下发后预计会有大规模的充放电双向车网互动。希望未来尽快制定全国全行业的顶层设计文件,使企业能更好地找准发展方向。
中国从2020年开始尝试车网互动。国务院办公厅当年11月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要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的能量互动。此后一年,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下称国网电动车公司)在15个省市建设了42个V2G项目、609个V2G终端,让近4000台电动车参与了车网互动。
长城、吉利、广汽、蔚来等多家电动汽车生产企业从2020年前后开始生产配置车网互动功能的车辆。在上海创新港的蔚来汽车全球总部、研发中心及用户体验中心,建有可放电的示范充换电站。
近两年,国务院办公厅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持续推动车网互动。目标是到2030年,车网互动技术标准体系基本建成,市场机制更加完善,车网互动实现规模化应用,智能有序充电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成为电化学储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年以来,大规模的车网互动开始出现。1月,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组织全省车网互动灵活响应活动,共吸引421家充换电运营商、5312座充换电站参与,引导1万余辆新能源汽车优化充电时段。3月,南方电网公司组织开展国内首次车网互动跨省(区)联动,活动范围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和海南五省区,超过10万辆次电动汽车参与其中,互动电量超过50万千瓦时。

蔚来能源技术合作负责人刘隽对《财经》表示,更大规模的车网互动,主要问题不是技术,而是标准,希望尽快统一规范车网互动的相关标准。

图片

商业模式待探索

从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来看,车网互动是新型电力系统良好运营的刚需,相当于为电网配备一个灵活的充电宝。

综合国家能源局、中电联、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的统计数据,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约1300万辆,渗透率达40.9%;保有量超过3100万辆,占汽车总保有量的8.9%。预计到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渗透率有望接近70%,保有量将突破8000万辆。
截至2024年底,中国充电设施总数达到1281.8万台,同比增长49%。全年充电量突破1100亿千瓦时,同比增速达到38%。2024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85万亿千瓦时,电动汽车用电量占比约1.12%。多家机构预计,2030年到2035年期间,这一比重将提升至5%左右。
在此情况下,一方面亟需防范电动车对电网安全稳定的冲击;另一方面,如果将电动汽车作为移动的储能系统,在用电低谷期充电、用电高峰期放电,则可以为电网平抑用电峰谷差,这对风光发电占比越来越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十分有益。
但从车主角度看,车网互动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在2025年1月广东电网组织的车网互动灵活响应活动中,如果车主在当天14时—15时充电,每度电要比平时便宜0.95元。按照一小时充50度计算,可节省50元。但现实中充电桩绝大部分都是慢充桩,每小时充电量不超过10度。再算上电池充放电次数增加的折旧成本,车网互动的交易很难吸引普通车主。
通过修改电力市场交易规则,让峰谷电价差扩大,增加车主收益,是吸引车主参与车网互动最直接的办法。有业内人士测算,峰谷电价差超过1.5元/千瓦时,才能调动车主参与V2G的积极性。当价差超过1.5元/千瓦时之后,车主每天交易30度电,5年—10年便可回收电动车车价的一半。
目前的峰谷电价差不超过1元。
电动车的换电模式比充电模式更有利于车网互动。宁德时代、中石化、蔚来汽车等企业都在积极推动换电模式。中石化与宁德时代2025年4月2日宣布,双方今年将合作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未来将共同建设10000座换电站。蔚来目前在全国已建成3243座换电站。在浙江和上海,蔚来还投运了5座双向换电站,用来验证换电站作为储能工具,在新型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
刘隽说,一个换电站一般相当于20辆电动车。换电站就跟储能站一样,比起私人电动车调度起来确定性更强,可调度的容量也更大。
启源芯动力在全国布局超1300座重卡充换电站,市占率超70%。吴桢林认为,换电站和电池银行运营商是现阶段参与车网互动的主力,应鼓励电动车运营企业,即商用电动车公司参与车网互动。面对个人用户的车网互动,还需探索更丰富的商业模式。

图片

责编 | 杨明慧

封图来源 | 视觉中国


图片

你感兴趣的

海关总署关于《开展“两步申报”改革优化试点的公告》的政策解读

一、背景和目标我国货物进出口规模持续扩大、对外贸易新业态不断涌现,守国门、促发展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对海关进一步提升监管服务能力、提高通关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更好助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出了更高要求。海关统筹安全与便利、权利与责任、继承与发展、规范与创新,坚持把监管风险降至最小,把对企业造成

滨州:一季度,预计全市到账外资2.8亿美元

鲁网4月3日讯4月3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亮目标”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商务局专场。据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军介绍,今年以来,市商务局聚焦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领域,稳存量、扩增量,招项目、拓渠道,加大外资项目招引力度和重大项目跟进服务力度,全市利用外资企稳向

车车科技(CCG.O)深度参与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

来源:滇云发现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车车科技以多重战略动作持续巩固行业领导地位。近日,公司创始人兼 CEO 张磊正式加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同时公司协助发布《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生态发展报告》并受邀在论坛发表主题演讲,彰显其在新能源车险领域的前瞻性布局与技术实力。百人会为车车科技创始

政策力推电动车电网互动,但车主需要更好收益

目前每度电的峰谷电价差不超过1元,业内人士测算,峰谷电价差超过1.5元,车主才有积极性参与车网互动文 |《财经》记者 徐沛宇编辑 | 马克4月2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下称“首批试点通知”),将9座城市和30个项目列入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范围。这

奋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呼伦贝尔市重大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当前,正是重大项目建设的黄金时期,记者从呼伦贝尔市发改委获悉,今年呼伦贝尔市计划实施重点项目493个,总投资1694.5亿元,2025年计划投资614.7亿元,3项数据分别较自治区经济工作会首次提出“六个行动”时增长19%、32%和49%。其中,纳入自治区级重大项目244个,总投资1277亿元。20

“智驾”不是自动驾驶,司机、车企都不能含糊

4月2日,一段视频在网上爆火:一辆新能源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但是司机已双手离开方向盘,呼呼大睡。此视频一经传播,迅速攀升至热搜榜首,引发网友对智能驾驶相关话题的讨论。视频截图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依然没有达到科幻电影中无所不能的水平。依据我国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国标,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