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记者 巨云鹏
在上海市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武宁片区的社区食堂取好餐,戴上头盔、跨上电瓶车,记者不久前亲身体验为社区老人送餐。
“老年人吃饭比较早,一般早上10点多就陆续给他们送了。”来自湖南的小伙夏亮说,他在上海做外卖员已有一年多。日常接单配送之外,他还参与了外卖平台饿了么与普陀区合作的为老服务项目,在中午订单配送高峰期前为社区老人送餐。
车行十来分钟,到了曹杨三村小区一幢楼下,记者和夏亮一起走楼梯到3层,开门的是86岁的边玉华。“我和老伴年纪大了,中午这顿饭还真是个问题。”老人说。
普陀区是上海老年人口占比最高的中心城区之一,2024年底,全区户籍老年人口38.46万,占比超过40%。
“我们把老年助餐服务场所的建设纳入‘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上海市普陀区养老服务发展中心主任傅颖介绍,目前,普陀区已建成115个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每日单餐供餐能力达2.1万份,覆盖全区10个街镇。
在普陀区,许多老年助餐服务场所采取公建民营模式,引入餐饮机构运营。同时,通过挖掘社会餐饮资源、发展“养老机构延伸型”助餐和联动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等多种途径,不断缩小集中就餐服务半径,扩大助餐服务供给。
“进入这个‘长者助餐’小程序,绑定好老人的身份信息,填写地址,会自动匹配近距离的社区食堂,选择订餐时间和份数之后就可以下单了。”一名社区食堂工作人员介绍,除了老人本人,亲属或社区工作人员都可以为老人点餐。
“有需求的老年人,在手机上可以提交审批材料,符合老人就餐优惠政策的,在下单时会自动减免一些费用。”长者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郝晓琦说。
离开小区,记者又来到普陀区养老服务发展中心,一块大屏幕上展示着区内所有老年助餐服务场所的情况。
“社区食堂运营得好不好,菜品受不受欢迎,一目了然。”傅颖介绍,通过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可以对全区所有的老年助餐服务情况“有一本账”。
“比如你上午在的武宁片区社区食堂,3月19日到26日这几天,最受欢迎的菜品是香菇菜包,卖出了2617个。”平台运营方——上海市爱护网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阅芯表示,有数据支撑,“便于社区食堂提升服务水平。”
“政府提需求、公益搭平台、企业做市场、慈善来助力。”傅颖说,通过“政府补贴+企业让利+公益加成”运作模式,吸引各类优质品牌、互联网平台、公益组织共同参与推进开放型老年助餐产业生态,“让更多老年人可以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来源: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记者 巨云鹏在上海市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武宁片区的社区食堂取好餐,戴上头盔、跨上电瓶车,记者不久前亲身体验为社区老人送餐。“老年人吃饭比较早,一般早上10点多就陆续给他们送了。”来自湖南的小伙夏亮说,他在上海做外卖员已有一年多。日常接单配送之外,他还参与了外卖平台饿了么与普陀区合作的为老服务项
文|玩世代“我们国内的体量,可以再跑出3-10家上市公司,包括卡牌、盲盒、积木、谷子等领域,是非常有机会的”。今年淘宝天猫玩具潮玩峰会上,淘宝天猫玩具潮玩负责人蕴皆给出了一个判断。这并非天方夜谭。泡泡玛特的成功,让更多人重新认识了潮玩,也让市场达成了一个价值共识:中国玩具有实力诞生能上市的品牌、有
“张记者,前两天有个署名‘孙玉华’的市民给场部捐款1000元,这个‘孙玉华’很可能就是我们苦苦寻找32年的那位‘爱花’啊!”4月23日,连云港南云台林场场部办公室工作人员王三祥激动地给记者打来电话。就是这通电话,瞬间点燃记者想再次寻找这位“爱花”的热心市民。玉兰花王玉兰花王濒临枯死 她化名“爱花”连
中新经纬4月24日电 据工信部网站24日消息,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下称《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培育专业化医药数据服务企业,支持数据交易机构开展医药工业数据流通共享探索;鼓励建设一批高性能云计算平台、区块链、数据中心、5G行业虚拟专网、物联网等信
万里街道中浩云花园是建于2009年的高层商品房小区,21个楼栋里居住着来自五湖四海的1790户、4400余居民,青年住户多、亲子家庭多是其显著特征。与一些老旧社区居民的“急难愁盼”的公共性需求相比,这里的居民对社区生活有着更高品质的期待。如何可持续地激发和引领居民参与社区自治,满足他们个性化的生活需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这是很多独居老人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近日,南门社区开展走访辖区独居老人活动,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独居老人的关怀。活动中,网格员走进独居老人家,与老人亲切唠家常,促膝谈心,询问老人家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状况,鼓励老人多锻炼、多活动。此外,网格员还对老人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