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
3月末,喜欢汉魏历史的文博专业大四学生朝歌,从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出发,依次游历了曹操高陵、铜雀三台遗址公园、临漳邺城考古博物馆和安阳钟楼。“一想到它们会千年不变地、静静地在那里,我有一种我与我所爱之间并不遥远的安心感,让人想起‘不朽’。”
清明前后,许多年轻人踏上了这样的旅途——前往郊野的古人陵墓。有人会自嘲,将这一行为戏称为“上坟”。实际上旅行目的地除了墓园,往往还包括当地的历史博物馆、历史遗迹与文化园等。还有许多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寻找同行伙伴和攻略。
从成都武侯祠到安徽庐江周瑜墓,从陕西兴平霍去病墓到安徽当涂李白墓,这些年轻人来到古人的墓碑前,平静而诗意地讲述自己从童年起便是如何了解、敬爱、惦念面前的“故人”。他们往往还带着鲜花、零食、周边制品、手写信,甚至航空母舰模型,像一场谋划已久的“重逢”。他们以更鲜活、更个性化的方式与历史对话,一场场跨越千年、神交已久的“见面”正在上演。
2024年清明节,李白墓前摆放着鲜花和酒。受访者供图
姜明制作的带去李白墓前的挂件。受访者供图
“千年前的月光终于还是照到了我身上”
顾浠从小就对唐朝和唐太宗李世民很感兴趣,2024年国庆节假期,她终于有机会完成她的陕西之行。
昭陵在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那天她起得很早,地铁、单车、大巴车轮番换乘,大巴车窗外逶迤的群山就是昭陵所在的九嵕山。一路上,她游览了李世民的臣子和儿女们的遗迹,中午抵达昭陵。
站在九嵕山山顶,顾浠看到辽阔的关中盆地,这是唐朝的宝地。她找了一块空地开始自言自语,说在西安的城楼、碑林,西安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见闻;说前两天在碑林买了昭陵六骏的盲盒,抽到了青骓(李世民在武牢关擒窦建德时的战马——记者注),感觉很有缘分……
那一刻,远处喧闹的人被层层树木隔开,四周只有风声,顾浠感到“向我吹来的每一阵风,都是他在回应我”。她有一种冲动,“要带一抔昭陵的土回去”。
“圆了一场11年的梦。”22岁的湖南女孩张俐玲在2023年清明节来到安徽的舒城和庐江后说。她从小学五年级就喜欢周瑜,但一直没有亲身参观过他的任何历史遗迹。来之前的一年,她又把《三国志·吴书九》看了很多遍,“每一遍都有新的感受,好像都在离他更近一步”。
张俐玲在舒城和庐江游览了两天,她觉得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很好,司机师傅讲话很温柔,给她指路的妹妹很可爱,花店的老板说茉莉花枝太短,还送了她一个花瓶。“那两天一直飘着小雨,走的时候庐江突然出了很漂亮的太阳,照在水田上亮晶晶的,像他在送我。”张俐玲在游记里这样写道。
另外一个周瑜的粉丝,在2024年清明节游览周瑜墓时的心情与张俐玲相似。21岁的梅雨从周瑜的墓园中出来后写道:“天朗气清,春和景明,他墓前的风就像他本人给我的感觉一样,温柔而强大。只是站在那里,我心里所有的郁结就都随风散去了,心旷神怡。我永远都会记得这一年的清明节,青草和将军的冢,层云和拂过发间的风。”
“最怀念的瞬间就是站在衣冠冢前面的那一刻,坐了很久高铁和公交,也忽然不累了,只觉得特别值得,还好我来了。”梅雨说,“热爱给人动力,看到和他相关的就会很高兴。有这样一位英雄作偶像是很骄傲的事情,也会激励自己变得更好。”
“就像两个灵魂隔着历史长河终于能够对话,千年前的月光终于还是照到了我身上,也会照在后世千千万万人类身上,也许这就是古人说‘留名青史’的意义之一吧。”一名网友这样说。
2月5日,周易携自制车票和《韩熙载夜宴图》明信片在南京雨花台(后人推测其安葬地)韩熙载塑像前留影。受访者供图
给李白送一壶酒,给诸葛亮送一张西成高铁车票
近年来,有人注意到一些历史人物的墓碑周围,摆满了各种颇有创意的礼物,并将其称为“中国人的浪漫”。比如,霍去病的墓前被放了巧克力,因为“他说到底还是一个年轻的孩子”;李白的墓前成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多品种酒类博览,颇为壮观;有人在武侯祠为诸葛亮送上西成高铁车票和西安的泥土,像是对1800年前的问候;还有一些礼物在幽默揶揄,曹操有头痛病,便有人给他送布洛芬胶囊,孙权多次攻打合肥没有成功,就有好事者留下“我在合肥很想你”的路牌挂件。
西安大学生沈念辞在2024年清明节期间,偶然注意到茂陵就在离自己不远的地方,还有很多人去祭拜。她看过纪录片,对霍去病有所了解,“封狼居胥”这个词很吸引她,让她产生了对这位少年将军的崇敬和向往之情。去之前,她也准备了一些礼物,“想到他最出名的战绩是征战河西走廊,就带了标记好河西走廊的地图去,还带了酒和写了寄语的明信片”。
沈念辞的礼物恰好被另一名前来的游客看到了。游客感到很震撼,拍下照片发在网上并写道:“地图上,标注出霍去病曾带领数万汉军,千里奔袭踏破祁连山。另捎上一瓶酒水,慰劳九泉之下将士,曾经被你们血液滋养过的土地之上,如今阳和启蛰,寸草春晖。虽仍道远弥坚,挡不住春来勃勃,生生不息。”
沈念辞也被其他人感动着。她说:“有人带了巧克力,说是因为小将军说到底也就是一个少年,让我很受触动。”她还发现有一个霍去病粉丝团,每个月会送上一束花,他们不在西安,就会托在西安的花店老板每月送,“逝去千年的人还有一群人记着他、爱着他,真好”。
“一直以来,无论生活还是学习中,都经常有李白各种形式的‘参与’,很有感情。”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姜明是李白的粉丝,她说:“我觉得关于李白,前人已经讲过太多,但我所了解的仍然只是一部分的李白。我更在意的可能是相对私人的书写,所以去他去过的地方、看他看过的景色,是一种触及诗人心境的非常有趣的形式。”
姜明尤其喜欢李白描述自己去探寻古人心境的诗句,譬如“今月曾经照古人”,“这意味着现在的我们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方式去感知过去,而且这种在场感十分鲜活”。
2021年和2024年,姜明去过两次位于安徽当涂的李白墓。在墓前,她注意到有人留的两罐啤酒附带便签,分别是给李白和杜甫的。第二次去时,她又看到墓前有许多花和手写信,“留信的人都很用心”。
“酒还是最应景的。”姜明自己带过一款叫“李白”的清酒、两小罐家乡米酒,还有自己设计、亲手制作的古籍滴胶材质小挂件——写着杜甫对李白表达思念的诗句“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90后成都女孩央可可这两年买了武侯祠的年票,常看常新。“每次去,都能在丞相的塑像前和惠陵前看到很多鲜花和各种礼物,有三国杀卡牌、手写信、零食……印象最深的是去年清明节,看到丞相的塑像前有一份手写的《出师表》,装在盒子里。”
梅雨去“见周瑜”的时候,也准备了好几种礼物,包括鲜花、手写贺卡,还带了航空母舰的模型,“让周瑜看看现在‘水军’发展得怎么样了”。
那天,梅雨遇见许多同龄人,都是远道而来带了“伴手礼”的。其中有女生抄了有错音符的琴谱,因为“曲有误,周郎顾”。“大家之前都不认识,但会在墓园一起分享喜欢周瑜的心路历程。他值得千年之后还有这么多人喜欢他。”
23岁的文博爱好者周易因为研究战国秦汉考古,专门设计了“古人车票计划”系列。她认真做功课,打卡不同历史人物的墓,根据人物的经历为其设计一张车票——出发地与目的地,都是人物一生中重要的地点。有的是故乡和事业起点,有的是被贬谪后客死的他乡,有的是功成名就处,有的是征战的目标,还有的是半生所系的国都或领地……
这样一张车票搭配上具有个人特色的礼物,比如为韩熙载制作的就是《韩熙载夜宴图》明信片,被周易一程一程带去不同的历史人物的墓碑旁。有时,她还会选择穿戴特定朝代的传统服饰,增加仪式感。
2024年清明节,成都武侯祠诸葛亮塑像前摆放着花、三国主题游戏卡牌和明信片。受访者供图
3月29日,曹操高陵,朝歌用曹操形象的透卡拍照留念。受访者供图
出发!长途跋涉去见你
当墓或遗迹所在地离自己很远时,许多历史爱好者便会跨省长途出行,专程“奔现”。张俐玲就是第一天下午从湖南吉首坐高铁出发,到怀化转车,坐一晚上火车,次日清晨抵达湖北武昌,再换乘,上午到合肥,再先后去往舒城和庐江。
很多陵墓在远离城市的地方,需要靠长途汽车往返,通常要花上一整天的时间。梅雨还想去洛阳的首阳山看看曹丕的墓,“之前去洛阳旅游,因为首阳山太偏了,很遗憾行程没安排上,下次有机会一定得补上”。
历史专业的大学生周弈宁发现,很多历史爱好者对某些城市的历史遗迹并不熟悉,于是专门打造了一个社交媒体账号,来介绍路线规划、预约注意事项和特色美食测评,引来很多网友讨论,大家纷纷表示“非常需要”。
姜明也认为,出行规划和提前了解很重要,她2021年第一次去当涂李白墓的感受是,“自驾最合适,但没有车的话就只能打车,如果遇到活动,路上很容易堵车。共享单车也不覆盖,似乎曾经有过公交,但等了很久之后问当地人却说没有”。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查询后了解到,当涂本地有旅游专线1号,另有701等多路公交可以到李白文化园、当涂县博物馆。网上游客对其准点率和发车频率评价不一。有喜爱李白的年轻人在2023年、2024年去游览后,称公交等待时间过久且不好打车;但也有网友表示,她在不久前去游览后,感到当涂公交车基本准时,可以参考公交小程序合理安排时间。
央可可一直想去陕西勉县的武侯祠和四川大邑的赵云墓。她查到赵云墓目前还未开放,已经修缮了很多年。“我大邑的朋友每天上下班都会经过赵云墓,拍照给我看。新闻说今年年底赵云墓会开放,那时候应该很多人都会去,我们已经盼了好几年了。”(应受访者要求,朝歌、沈念辞、央可可、姜明、周易为化名)
(来源:中国青年报 见习记者 李怡蒙 记者 蒋肖斌)
*******************************************************
【台海网报料渠道】
邮箱:taihainet@163.com
报料、登报、维权、内容合作专线
来源:中国青年报3月末,喜欢汉魏历史的文博专业大四学生朝歌,从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出发,依次游历了曹操高陵、铜雀三台遗址公园、临漳邺城考古博物馆和安阳钟楼。“一想到它们会千年不变地、静静地在那里,我有一种我与我所爱之间并不遥远的安心感,让人想起‘不朽’。”清明前后,许多年轻人踏上了这样的旅途——前往郊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这个节日既是缅怀逝去的亲人的肃穆日子,也是亲近自然、踏青游玩的愉快假日。古往今来,描写清明节的诗歌有不少,除了家喻户晓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还有勾勒春日景致的“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寒食清明惊客意,暖风迟日醉梨花”……“小
【博物馆故事】这是一个“小众”古墓专题博物馆,坐了多年“冷板凳”后,最近几年突然从“冷门”变成“爆款”。2024年参观人数攀升至205万,并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许多游客一下火车、飞机拖着行李箱便直奔而来。洛阳古墓博物馆,国内唯一一座集帝陵、古代墓葬及其附属文物、古代石刻和壁画为一体的大型专题类综合
4月3日11时,淄博市气象台发布清明节天气预报:预计4日白天,淄博市多云间阴局部有小阵雨,5—6日多云转晴。节日期间南北风转换频繁,风力较大,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高,请注意防范。具体预报如下4日(3日20时至4日20时,下同),多云转阴局部有小阵雨,南风4~5级阵风7~8级转北风3~4级,10~22℃;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文明新风尚,在清明节来临之际,阳泉市城区北大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及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精心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文明寄哀思”清明节主题系列活动。活动内容包含文明祭祀宣讲、政策解读、手工纸鸢风铃制作、植花栽树寄哀思等,引导辖区群众以绿色、安全、和谐的方式缅怀先
明天(4月4日)就是清明节祭扫、踏青、赏花、登高你是不是已经准备出发提示大家乘火车出行有些物品不能带上火车转发+收藏赶快检查行李和随身物品↓↓↓来源:中国铁路